如何优雅开启你的欧洲职业“第一步”?古典音乐人的幕后生存指南

日期: 2025年8月2日 发起人: Jessie

🗓 时间:2025年8月2日(周六)19:00–21:30
📍 地点:报名成功后通知
💶 费用:工作人士 10€ / 学生 5€
👥 人数限制:20人(限额先到先得)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除了比赛和演出,我还有别的职业出路吗?

不想当独奏家,也不想走教学路线,那还能做什么?

想留下来发展,但在欧洲古典音乐圈总找不到方向……

本次沙龙,我们将聚焦:

🌟 核心议题:

1️⃣ 音乐系之后的“第三条路”:幕后是什么?怎么走?

音乐人能胜任哪些幕后职能?(如产品经理、公关、行销、A&R、巡演经理等)

幕后人在做什么?他们靠什么吃饭?

“能演奏” ≠ “能干幕后”:思维模式的差异

没资源、没人脉?如何从零切入行业?

2️⃣ 亚洲人/多元文化者在欧洲音乐圈的处境

德国古典音乐行业接纳多元吗?

哪些文化特质可能成为你的职场加分项?

语言+文化+敏锐度,如何打造你的独特竞争力?

3️⃣ 年轻音乐人如何在欧洲“被看见”?

除了比赛,还有哪些曝光路径?

你以为大家在乎你有多会拉琴,其实他们更想看到你的独特性

曝光、合作价值、长远战略,如何取舍?

4️⃣ 从点击率到粉丝经济:古典音乐也需要“内容”?

如何做内容行销,而非一味“做网红”?

成功案例 vs 叫好不叫座:问题出在哪?

你不需要百万粉丝,只需要100个对的人看到你

5️⃣ 音乐人转幕后:身份重建与心态挑战

“不上台”,不代表“离开音乐”

幕后人从哪里获得成就感?

如何重塑自我价值,重新找回热情?

🎁 附加精彩

谁是“最容易被行销的音乐家”?为什么?

“本以为卖不出票,结果爆满”的幕后故事

与“合作过程不愉快”的音乐家,该怎么处理?

🎯 适合谁来?

✅ 想留在欧洲发展的年轻音乐人
✅ 对音乐行业幕后感兴趣的学生/工作者
✅ 想要转型探索新方向的表演者/教育者
✅ 希望拓展行业视野、人脉与实战经验的从业人员

👤 嘉宾介绍
方觉汐 Jessie
马来西亚出生,德国学习小提琴与音乐教育。大学期间即转向音乐产业幕后,曾任职于德国 Sony Classical 与 Universal Music / Deutsche Grammophon。
现为 KD Adler 音乐会经纪公司行销负责人,每季统筹70+场演出行销策略。合作艺人包括 Argerich、马友友、Igor Levit、藤田真央、Bruce Liu 等。

📌 立即报名(限额20人)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dggiw16Oe2u4ukX6wPlCyGMKqM_VN-DHO9DmQtFFnBN_BDg/viewform

📎 主办方:706柏林
🎨 海报设计:© 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