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706Berlin e.V.
反歧视, ADA

2024活动预告-反亚裔种族主义

"706 ADA "是由 706Berlin e.V. 发起的一项为期6个月(2024年6月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反歧视项目。该项目将主要围绕四场以 "反歧视 "为主题的研讨会。 作为柏林米特区Demokratie Leben基金的资助项目之一,该项目将聚焦于反种族歧视及其与性别歧视和性少数群体歧视等其他反歧视议题的交叉性。该项目还会对在德华人在具体情境(如工作场所、大学和社交媒体等)中遭受到的歧视进行深入探讨。该项目旨在传授有关反亚裔种族主义知识,提供分享个人遭遇的安全空间,并讨论可行的行动方案及应对策略。 公布的网站:https://demokratie-in-der-mitte.de/foerderung/projekt-archiv/

2024年12月31日 /706Berlin e.V.
移民融入, SI7

2024活动预告-移民融入

我们的项目旨在解决多元文化环境中移民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华人社区的适应和融入问题。 在SI7中我们将,促进华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并与本地活跃组织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增强团结。我们的活动不仅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包括通过创造性文化实践和具体的社会和政治参与,为华人移民创造一个自由空间。在多维度和跨主题的活动基础上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网络。整个项目期间将围绕以下5点开展活动: 1. 言论自由 2. 社会融入 3. 融入日常生活 4. 情感联系 5. 华人的公民参与 我们的项目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1. 在柏林生活的中国移民,包括新移民、国际学生和长期居住者,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 2. 希望融入德国劳动力市场并需要信息和支持的中国移民。 3. 对传统中国节日感兴趣并希望在节日期间分享个人经验、建立跨文化情感联系的中国移民。 4. LGBTQ+社群中的中国移民,尤其是居住在Mitte区的活动家和艺术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流空间。 5. 对全球气候危机、气候保护、过渡司法及公民社会参与感兴趣的中国移民。 6. 希望了解德国历史和文化(如足球和啤酒文化)的中国移民。 7. 希望深入了解德国民主和政治,并增强其政治参与的中国移民。 706 Schritte zur Integration 项目((link: https://www.berlin.de/ba-mitte/politik-und-verwaltung/beauftragte/integration/integrationsfonds/artikel.1475749.php text: 基金公示点击此处))致力于通过文化、教育和社会参与活动,帮助中国移民更好地融入柏林社会。通过建立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环境。我们期待着与各方合作,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该项目由 706Berlin e.V. 与Büro für Partizipation und Integration(参与和融合办公室)合作实施。

2024年12月8日 /茜雨
Debattiershow, ADA

正面对决还是隐忍退让? | 706柏林本周辩论赛预告

正面对决还是隐忍退让? | 706柏林本周辩论赛预告 除了蜷缩在被窝里,在柏林阴郁寒冷的冬天,还有其他的取暖妙计吗?! 当然有! 一起来一场火热的“辩论”比赛吧🫠。 我们本次活动并不在于分出胜负,而是希望多一个角度了解我们在这的生活现象,并提供可能的应对方法。 在这里,为观点据理力争的辩手们将会带给我们勇气与能量,理性与感性之间酣畅淋漓的交锋将会让我们了解彼此,温暖彼此。 也许你不经意的神来之笔将点燃现场的氛围和扭转整场辩论,成为最闪耀的花火! **作为706柏林本年度最后一场反歧视活动,我们本次辩论赛的辩题为: 面对“微歧视”:我是选择正面对决,还是隐忍退让?** “微歧视”三个字可能还是太抽象。你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中,你被有意或无意间表达的轻微、隐蔽且常被忽视的行为或语言歧视了。 就像身边的人冷不丁给你来几句:“你德语讲得真好。”“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吃狗肉?”“你们是不是都会功夫?” 亦或者是对女性领导说:“你看起来不像做领导的啊。” 在讨论性别议题时对少数群体说:“你太敏感了。” 所以,如果你对“微歧视”也曾感同身受,或对这样的现象有话要说,欢迎来观看,或成为辩手加入“战斗”。 我们在这里公开招募4位辩手,与2位嘉宾辩手一起分别担任正反方代表,并且也邀请上次反歧视工作坊嘉宾——长期从事反歧视活动的茜雨担当辩论赛的主持人。 除了为每位辩手准备的礼物外,我们还将在现场评选出“最佳辩手”和“最具人气奖”,获得额外奖励。 寒风吹,战鼓擂,柏林706第一届辩论大赛COUNTING DOWN!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8日(周日)15:00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15:00-15:30  辩手和主持人介绍 15:30-16:30  正式辩论 16:30-16:40 茶歇 16:40-17:30 评奖及观众分享 17:40-18:00总结与讲解 **活动语言** 中文 **活动人数** 30人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iCQWiDxegFkCuNz8pB2aMIPWVs9ZIFhXaNPvHru0hJFb7jg/viewform **主持人介绍** 茜雨 波茨坦应用科技大学,DAAD基金下的”FMB2国际学生融入”项目专员;跨文化培训讲师;慕尼黑大学硕士:跨文化研究专业。

2024年12月7日 /Chao Tan
Salon, Si7

年终谈话如何合理发疯 | 706柏林职场融入系列收官

就在本周六,将是我们职场融入系列的收官活动。巧合的是,这一天正好是12月7日。 在1941年的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让这一天成为了历史的分水岭。 可在职场中,你是不是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珍珠港时刻”? 谈判场景中出现的意外状况,让人始料未及。 临近年底,又到了德国职场年终谈话的时刻。 这原本是一次雇主和雇员“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交流,却可能变成:• 绩效考核,被问到措手不及?• 加薪谈判,被绕进对方的“圈套”?• 原本的期待,最终成了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别担心,这次我们和你一起破解年终谈话的秘密!让谈话日变成你职业生涯的“分水岭”。 **2024年终谈话避雷秘籍** 德国企业年终谈话的逻辑框架是什么?• 如何预见并规避2024年谈话中的“坑”?• 面对突发问题,如何扭转局面、占据上风?• 年终总结谈话,怎么用它为2025年铺好职业发展之路? **场景式体验+实战角色扮演** 这是一次难得的跨文化职场交流活动,也是“2023年终吐槽活动”的全新升级版! 12月7日,我们在这里等你!来一次关于职业命运的深度讨论。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7日(周六)14:00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14:00-15:00互动破冰 15:00-16:00 沟通练习 16:00-16:30 “潜台词”分享 16:30-17:30 角色扮演 17:30-18:30复盘经验,带走攻略! 18:30 为2025蓄力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人数** 25人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z27ALryA2_Ts8olBZO3sJdf0Cc1wHMkV6R4yndgcjseAWrQ/viewform **发起人** 谭超,于2010年来德留学,目前在柏林一家建筑事务所担任欧盟招投标项目管理工作。也是706柏林的一名志愿者和跨文化教育实践者。

2024年11月30日 /Sabrina Habich-Sobiegalla,Roland Zeidler
Salon

象牙塔里的“德国生存法” | 706柏林&FU汉学系11月30日活动预告

**我们身边一定都有很多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在德留学生活的朋友。** **那些约上三五好友,围在火锅边,吐槽教授和出工不出力的小组成员的日子;** **那些和GPT通力合作,考前突击终于拿到Essay高分的兴奋;** **还有那些在投了无数个石沉大海的简历后终于拿到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时的悲喜交加...** **都是在德华人生活中无法抹去的印记。**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的Sabrina Habich-Sobiegalla教授以及柏林706的老朋友老蔡Roland Zeidler。** **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项开展于2023年的夏季,为期一年关于在德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课题。**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30日(周六) 上午 10:00 **活动地点** 柏林大学主楼 Holzlaube (Fabeckstr. 23-25) 地下一层 -1.2009 室 *路线指示图将通过邮件发送给报名者* **活动流程** 10:00-10:20入场签到 10:20-11:20 发起人分享 11:20-11:30 茶休 11:20-12:30 讨论会 **活动语言** 中文/英语 **活动费用** 3€ (协会成员报名后免费参与)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2aWrLrRAmz8u539XJ29-ST6UlxYffaOTs7w8pt0wepuO2cQ/viewform **发起人介绍** **Sabrina Habich-Sobiegalla** Prof. Dr. Sabrina Habich-Sobiegalla为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教授。她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管理,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发过程中带来的自愿或非自愿的人口迁移问题。 Dr. Sabrina Habich-Sobiegalla的最新研究可参考其在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主页: https://www.geschkult.fuberlin.de/e/oas/sinologie/institut/mitarbeiter/1_professoren/HabichSobiegalla.html **Roland(蔡蓝涛)**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90年代末开始从事与中国文化相关工作,资深观鸟爱好者,曾在四川学过中医,也做过中文观鸟向导。回德国以后在柏林自由大学完成学业,并获得汉学硕士学位。

2024年11月23日 /谭超
Beruf

跨文化职场沙龙第二集: 职场剧本杀之项目经理的一天

在职场中,项目经理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和紧迫的任务。他们需要高效地协调团队,解决突发问题,并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本次工作坊我们将邀请对跨文化职场沟通和项目管理感兴趣的朋友,体验德国职场文化,模拟项目经理的一天。本次活动特别设计“剧本杀”环节,在情境互动中,感受德国项目管理的特点和交流方式。剧本杀涵盖内部沟通、跨部门沟通及外部沟通等多个层面,帮助提升职场中的沟通技巧。对于华人移民及其他计划进入德国职场的参与者来说,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预演”,帮助他们提前熟悉德国企业的沟通风格和职场环境。 ** 活动流程** 1. 介绍环节 参与者自我介绍: 称呼,职业背景或专业背景 发起人自我介绍:项目管理的职业特点和业务内容,以及作为外国员工的能力短板与瓶颈突破 发起人介绍游戏攻略。 2. 剧本杀环节 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体验德国项目管理中的挑战。 各角色依次公开自己在场景中的秘密。开启上帝视角,打破信息茧房。 3. 反馈环节 参与者分享角色扮演感受及收获,分析人设和自身经验的异同,从跨文化角度反思和讨论。 发起人还原事实,分享剧本杀中情境与真实场景的异同。 **奖项设置:** 最佳角色代入奖:根据对角色的理解与还原度评选,最符合角色特质、代入感强的参与者。 最佳团队协作奖:在整个任务过程中配合默契、团队协作出色的角色组。 最佳情景应对奖:在突发情境中反应灵活、处理恰当的个人或组员。 日期: 2023年11月23日 (周六) 时间: 14:00 – 18:30 14:00 介绍环节 15:00 剧本杀环节 17:00 反馈环节 18:00 自由交流 18:30 结束 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人数: 现场6-20人,线上人数无上限(最少6个角色) 活动费用: 免费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2aWrLrRAmz8u539XJ29-ST6UlxYffaOTs7w8pt0wepuO2cQ/viewform 发起人: 谭超 于2010年来德留学,目前在柏林一家建筑事务所担任欧盟招投标项目管理工作。也是706柏林的一名志愿者和跨文化教育实践者。

2024年11月9日 /In the Gaze
SI7, 身体, 艺术

在域:柏林的记忆

“In the Gaze (在域) ”是 “城市观察”系列中的一个互动现场艺术作品。它以现场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城市中重塑人类的感知。其目的是为往往被传统城市叙事所忽视的文化记忆提供空间。 “在域:柏林记忆 "是一个互动艺术项目。在公众参与作品的过程中,公众的集体意识被情感纽带所塑造,在一个自发的、集体创作的公共空间中,柏林(德国)华人移民社区妇女的生命历程被整合在一起。 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中,被标记为 “少数群体 ”或 “个人 ”的群体和情感经历被聚集在一起。通过观众的参与,我们将加深对(中国)移民社区的了解。 通过这一创新的表演,我们旨在强调这些群体在城市叙事中的重要性,并为观众提供一种互动、参与式的情感体验。 《在域:柏林记忆》由访谈、工作坊和演出三个部分组成。参与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与。访谈+工作坊需同时参与,演出可选择性报名,演出表演者需完整参与前期访谈+工作坊流程。 报名要求: 华人女性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表演实践感兴趣 我们对参与者没有表演能力或经验的要求,我们关注“探索自我”和“表达感受”。通过创造一个公共的特定场域,间离对与错的二元对立 ,鼓励参与者在创作过程中收获关于自我身份的觉察与认同。 招募人数 30人 **演出表演者招募,报名已截止。** ------------------------------------------------------------ **表演者参与流程:** **a.访谈时间**:10月26-27日(周六—周日,具体时间可在表单选择) 形式:1对1线上 对话时长:20分钟/人 内容:与城市相关的个人故事与情感记忆 **b.工作坊时间:** 11月09日(周六)上午10:00 - 13:00  下午14:00 - 17:00 *选其一即可 地点:Dock 11 - Saal2(Kastanienallee 79,10435 Berlin) **工作坊内容:** **热身与感知:**通过一系列热身与放松练习,帮助参与者进入表演状态。热身的重点在不仅是激活身体,减少潜在的伤害风险,还将关注参与者对身体每个部位的觉知,使参与者与自己的身体建立更深的联系,同时帮助参与者与其他人建立初步互动,提高团队协作感。 **肢体训练与个人表达**:通过身体训练发掘身体表达的潜力,探索不同的情感状态和动作反应,探索身体如何在无语言的情况下进行叙述。此外,训练还将帮助你理解肢体如何与个人经历和情感相连,找到你独特的身体表达方式。 **装置互动与空间探索:**参与者将进行身体与空间的互动训练,感知空间的尺度和物理特征在肢体语言中的反应。在透明充气装置中进行训练,探索如何通过肢体表达对空间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装置不仅是表演的道具,也是扩展身体语言的工具,你将探索身体与装置之间的互动,思考如何在互动中形成视觉上的延伸。 **表演片段创作:**在主创团队的引导下,结合前期工作坊中的发现与个人生活经历,开始创作属于参与者个人的表演片段,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演出内容。 **c. 演出时间:2024年11月10日(周日)** 演出当天我们将在现场提供茶歇,保暖措施等各项支持。现场配有专业纪录团队,每位表演者将获得一份专属的定制影像纪念,以感谢你为社区建设做出的贡献。 ----------------------------------------------------- ** 演出详情:** 《在域:柏林记忆》(Im Blickfeld:Berliner Erinnerungen)作为该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使用“德国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Flughafen Berlin-Tempelhof)“作为特定场域,重新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当代(华人)移民群体与该空间息息相关的女性生命经验。 (image: 1.png) **德国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开放性空间N10区域 (Berlin-Tempelhofer Feld N10) 谷歌地图卫星图像** 滕珀尔霍夫(Tempelhof)在历史进程中一直作为承载德国乃至欧洲人口流动的物质性空间存在。在当代,这一区域已实现了从单一功能空间向多元意义空间的转型。《在域:柏林记忆》这部作品聚焦当代(华人)移民群体中女性的独特经历,将她们的故事置于滕珀尔霍夫机场开放性空间(Berlin-Tempelhofer Feld)这一充满到达与离别、团聚与分别记忆的特定场域中。作品通过唤起这一公共空间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多元化的个体事件与情感经历,探索个人生命的深层含义。 该作品将在滕珀尔霍夫机场N10区域150米X150米(总计225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置15个透明气泡装置。展演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自由穿梭于这些气泡装置之间,与其中的表演者互动。每个气泡内融入了与作品主题相关的个体生命经验信息,通过这种双向流动,参与者与表演者在主体与客体的不断转换中,共同呈现出个体叙事与社会场域结构间的动态张力。 (image: 1.jpg) **《在域:柏林记忆》气泡装置示意图** **演出时间:**2024年11月10日(周日) 下午15:00 **演出时长:**约60分钟 **演出地点:**Tempelhofer Feld 西侧跑道尽头草坪(Zelt des Weltfriedens/Peace Tent 旁) **我们诚邀观众通过以下链接报名观看本次演出: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Esxv5-BtYAOr-GESr0LXCdhg8ejOvGrUM4ERP04RzCxitUA/viewform** 演出设置观众互动区域,观众可在志愿者引导下近距离观看演出并参与装置互动。 (image: 6.jpg) **Tempehofer Feld地图及展演区域路线指引 © thf-berlin.de** ----------------------------------------------------- **主创介绍:** **刘书品Shupin Liu 导演Regisseurin** 特定场域艺术创作者与学者,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戏剧艺术博士候选人。拥有中央圣马丁叙事性环境硕士学位和浙江大学环境设计学士学位,学术背景扎实。其研究深入研讨现代城市空间中个人、群体与建筑空间及人文叙事之间的动态关系,尤其关注特定场域戏剧在流动性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创作实践注重艺术家与参与者之间的共同创作,以创新方式将戏剧与环境融合,探索观众参与与互动的新模式。她的灵感源自多国工作和研究经历,赋予其全球视野,为特定场域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交互提供独特的见解。 **谢天添Tiantian Xie 艺术策划Künsterliche Programme Direktor**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戏剧与表演研究博士候选人,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演出实践研究艺术学硕士。他的研究以社会经济视角为基础,分析中国多样化的表演艺术形态,并探讨戏剧和表演作为与在地公共政策和社会文化动态互动的媒介性作用。作为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期刊《辩证舞台》、罗马尼亚国家工人博物馆人类学期刊 MARTOR/30、东亚人类学研究年会(香港)、《新剧本》和《北青艺评》等刊物。作为从业者,他曾以不同身份参与演出创作及各类艺术节,致力于促进公众参与。近期合作包括:阿那亚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广州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二高表演EDPG(中国); 爱丁堡艺穗节、运河梦艺术节、沙德勒之井剧院(英国);706柏林(德国)和中法纵横、帆船剧团(法国)等艺术机构与文化组织。 **黄亦平Yiping Huang 演出构作Dramatrug** 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本科、硕士),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硕士、博士候选人),进修于挪威大学北特伦德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研究兴趣包括:新型戏剧构作与剧场实践,传统与当代剧场排演策略等。译有学术论文《戏剧构作的维度》,《公共及私人生活的剧场化》等。以导演、戏剧构作,演员的身份参与过多部剧场作品的中国展演。以编导身份参与央视等文化舆论机构的系列节目策划与录制。曾涉足数字艺术与新媒体领域探索文化艺术空间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余佩瑶 Peggy Yu 场景与装置设计Szenografin** 建筑背景的装置和数字艺术家。她的作品运用了扫描、动画和机械臂等方法。试图通过新媒介来讲故事。她与摄影师、音乐人、时装设计师和建筑师合作项目和数字环境。她的作品被包括在NOWNESS Asia、威尼斯双年展,米兰设计周和中国国家体育馆等放映展出。 **薛雅涵Yahan Xue 制作人Produzentin**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文化产业创业硕士,北京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硕士,上海金融学院文学学士。作为独立戏剧制作人,戏剧创作者,多年来深度参与各类戏剧及相关领域项目,致力于探索戏剧创作的边界。曾参与的艺术节包括:爱丁堡艺穗节,卡姆登戏剧节,成都东郊戏剧展演季,成都麓湖环境戏剧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浦东艺术节等。曾作为独立策展人涉足当代艺术展览,落地多场大型展览,合作艺术家包括:马勇,叶瑞琨,刘雨欣等。 ** 戴致文 Chih Wen TAI 影像纪录Documentarfilmer** 电影短片、纪录片导演与影像演员,目前常驻巴黎。毕业于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戏剧研究所L’art de la scène et du spectacle vivant,研究专注于VR领域创作与实践,主要研究对象为里昂Invivo Collectif剧团。2023年在巴黎的Origines Films 担任短片行销实习,并于克莱蒙短片影展担任接待人员。现在巴黎奥塞美术馆的VR展担任接待与技术协调,近年合作对象包括:艺术家曾智伟、Sis Bro Productions 、La Compagnie Caravelle 、剧场导演Antoine Guillot、影像导演Ayden Casse。 **曹至洁Jade Cao 摄影纪实Künstlerischer Fotografin** 摄影师、电影导演。她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目前常驻伦敦。她编剧并导演了电影短片《飞鸟与鲸》(2021)和《盐》(2023),作品入围了包括Independent Day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在内的多个电影节。作为一名电影人,她的影像聚焦现实主义和女性声音。曹至洁对平面和动态影像有着同样的热爱,因此她也经常以人像和纪实摄影师的身份活跃在平面创作领域。受到电影创作的影响,她的摄影作品更加强调叙事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光影的运用。

2024年11月3日 /Ernestine Pastorello
Citywalk

与性工作者来一场“citywalk” | 706柏林本周漫游

性,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之事。 它让我们脸泛潮红,心潮澎湃;也让我们三缄其口,欲拒还迎。 而提供性服务的人,时常不得不站在法律与道德的对立面,也时常被描述为自甘堕落的边缘人群。 而在柏林,一切似乎不太一样。 这里的性工作者说:"Wir waren schon immerüberall”。自柏林13世纪建城以来,性工作和性工作者便成为柏林文化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的漫游,我们邀请到了在柏林的芭蕾舞者,社会活动家及性工作者 -- ErnestinePastorello。 她将带大家了解Schönenberg从1850年至今作为性工作中心的历史,以及它对柏林这座丰富多彩的酷儿城市的形成所做的贡献。 同时,作为反歧视项目的一部分,我们也将在本次活动中讨论作为性工作者和移民的双重身份遭受到的多重歧视。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3日(周日) 12:50 活动流程 12:50在U-Bahnhof Bulowbogen (Potsdamer Str. 129)前的Café Einstein集合 13:00-15:00Citywalk与讲解至Schwul Museum结束 15:00-16:001Roundtable & Caffee 活动费用 3€ (协会成员可直接参与)*该费用为活动组织成本 活动目前已截止报名 活动语言 英语/中文 发起人介绍 Ernestine Pastorello A Sicilian-American femme fatale in Berlin 在欧洲及美国有长期的性工作经历。2019年她在柏林开始她的“Ballet Burlesque”项目并获得广泛报道。同时她也是酷儿博物馆"With Legs WideOpen: A Whore's Ride Through the History of SexWork in Berlin”项目的策展人及研究员。 更多关于Ernestine 的信息及艺术作品可见其个人主页:[https://www.thesirenernestine.com](https://www.thesirenernestine.com/)

2024年11月2日 /Buji
Salon

除了德铁大罢工,工会到底是做什么的 | 706柏林本周沙龙活动预告

你刚来德国,拿着最低工资在餐馆打零工到深夜,羡慕德国火车司机动不动就搞罢工?你好不容易读完了学位,开始工作,结果发现物价涨的飞起,工资却好几年没怎么变?或者,你怀揣梦想来到德国,却因为自己是个外国人,遭到同事、上司歧视和排挤,能力再强也得不到认可? 成年后来到德国的初代移民们经历的困难和挣扎,很多都和工作密切相关。签证和语言限制了我们,比起德国本地人,我们常常只能选择工资更低、缺乏保障的工作。来自上司或同事的显性或隐形歧视,是职场中看不见的天花板,也是许多人一生都难以逃离的创伤。 然而,这些不公平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被侵犯的权益也是可以要回来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工会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改变。 **这一次,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德国的工会是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能帮到我们。** **德国一共有8大行业工会,近600万名会员,近半数打工人的薪酬由集体协议规定。每年几个大型劳资谈判,可以说反映了德国全国的工资整体走向。**作为还没有选票的初代移民,参加工会是一种能够实实在在改善我们在德生活的方法。 发起人buji说: 作为一名在校留学生,我最早通过学校的学生助教们(TV-Stud)认识了工会。 后来,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工会的组织工作,比如打电话动员工人,在职业学校给培训生讲解工会基础知识,以及参与移民外卖骑手的组织行动。 这些行动内容不同,形式各异。有的是无偿志愿活动,相对比较松散、自由,也有的是有偿正式工作,要遵守严格的规范。 无论如何,它们都成功地让我感受到,团结,尤其是劳动者之间的理解与团结,不仅可以赢下更高的工资,还可以跨越文化、性别、年龄,塑造我之前以为完全不可能的连结。 当然,这次活动不止于分享。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有没有在工作场所中遇到的困难,有没有对工作环境或者薪资感到不满等。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工会有没有相应资源,能不能帮到你,也希望我们人多力量大,给你的问题想出解决办法。 活动结束之后,如果你有维权或其它需求,我们也可以讨论如何相互帮助支持。我会尽量用我现有的知识,给你提供帮助。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2日(周六)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14:00-14:35 自我介绍 14:35-15:10发起人分享(工会基础知识和参与工会的经历) 15:10-16:00 问答&茶歇 16:00-17:00自由讨论 活动费用3€(协会成员直接参与)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RiX70aiRmXjkSF4K24f0NbNszxVme1Uv_qHeHL8ZOu_z1-w/viewform **发起人 buji** 柏林在校学生 在德国参加过一些工会活动。学习工作之余,主要爱好是骑自行车、怀念中国美食、和伴侣在家发呆。 内容:@buji排版:@Ray图片:©private活动策划:@Da @边缘创作:© 706Berlin e. V.

2024年10月26日 /向子,蒋能杰
Film

15岁城中村孩子们|706柏林蒋能杰导演新作《分》观影对谈

**706柏林-线下放映会** **“我作品大多是关注时代洪流下的个体的生活状态,愿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更多的尊重个体和个人。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国人同胞,更有尊严地活着。”** **——导演:蒋能杰** **导入:** 满山马上就要中考了。 比备考还要紧张的,是老李和莲子的“积分入户”申请。 他们在广州打工20年了,如果这次能够入户广州,满山就可以作为“本地生”参加中考,享受更低的录取分数线,更加可能留在广州读书。 满山还有一个弟弟雨溪,从小在广西,由外婆照顾。积够了分,一家人就不用再分居了。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不过是一群儿童的两个身份。 这一年,全市有一万三千个入户名额,而常住的流动人口,有820多万。在广州这个超大城市里,能让他们找到两张书桌吗? ** “孩子一天天长大,是吧。** **你总得有一个落处,是不是?”** **———莲子** **纪录片《分》简介:** 跟拍在一线城市打工20年的夫妻老李和莲子的日常生活。 没有本地户口,正值青春期的大儿子,面临在初升高的升学压力。小儿子是留守儿童,长年寄居在外婆家。 两夫妻想积分获得本地户口,一家团圆,但如果积分不够,大儿子更难考上公立高中,小儿子也难以接来团聚。最后这一家何去何从? “分”是入户积分的分,是分数的分,也可能是分别的分。 **放映时间** 2024年10月26日(周六) 下午 14:00 **放映流程 ** 13:45-14:00 入场 14:00-15:30 观影 15:30-15:40 中场休息 15:40-16:30 导演对谈 16:30-17:00 自由讨论 **放映地点:** 报名后通知 **放映门票:** 3 €(协会组织支持费用)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HWBZA0VG8HNpNzUotO64d7QiDI47aBN6RO-eIJ_W6IthzyA/viewform **导演简介:** **蒋能杰** 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工作者、 导演。1985年生,2008年大学毕业。祖籍湖南,2017年后常住广州。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棉花沙乡村图书屋创始人。荣获凤凰十大公益人物奖, 创作的题材有关注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尘肺病、心智障碍、性少数等群体。代表作:《村小的孩子》、《初三》、《矮婆》、《矿民、马夫、尘肺病》、《龙老》、《一切都会有的》、《将军的卫士》、《彩虹邮轮》。作品有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沙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凤凰纪录片大奖等国内外影展。 **主持人简介: 向子** 纪录片中的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和户籍改革15年,曾出版《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践:广州异地中考政策研究》,《广州市流动儿童中考问题研究》,《超大、特大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分析:以广深积分入学与异地中考政策为例》等学术论文。

2024年10月16日 /Pro. Dr. Kristin Shi-Kupfer
沙龙

“批判”还是“理解”-当代中国研究的立场与归因 | 706柏林本周政治学沙龙预告

作为中文母语的学生或学者们,在学习其他国家的研究,如亚洲、非洲、欧美等地区时,是否遇到过手足无措的争论?比如,我们是否会被质疑能够用客观的视角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历史,特别是政治?在研究非母语和非本国的领域时,有什么感受和经历?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古思亭教授将以其经验和研究与我们一同分享。 **正文** “中国问题研究学者们是否应当,以及如何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表态?” 这个问题自2012年以来在德国和国际的中国研究领域(Chinaforschung)中引发了不少激烈而有争议的讨论。 其中包括以下问题:是否存在普世价值,或者说,非母语的中国研究国际学者们(nicht-chinesische Chinwissenschaftler:innen)是否有权将这些普世(有些人称之为“西方”)价值观和科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尤其是应用于政府? 非母语的中国研究国际学者是否应首先致力于理解政府的行动,并为中德两国的相互理解作出贡献? 或者说,坚持自由开放的科学体系,并能进行自主研究的国际学者们,是否还有责任揭示日益压抑的研究氛围?难道“政府”和“社会”、“文化”不应该被分开讨论吗?ACTIVITY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16日19:00 **活动地点** 报名后通知 **活动费用** 免费(可自愿给706协会捐赠)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uuXTW2BAmwRhHqeLrU6yY4L3ZO6FCb_O1qPUe2VD1Czd1gQ/viewform **分享人** **Pro. Dr. Kristin Shi-Kupfer 古思亭教授     **         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自1994年至2001年在特里尔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国河南大学学习汉学和政治学,并于2009年在波鸿鲁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1978年后中国精神宗教团体的兴起与发展》。她曾于2007至2011年在中国担任驻京记者,为《Profil》、德国福音新闻社(epd)及《Zeit Online》等媒体供稿。自2013年至2020年,她担任MERICS政治、社会和媒体研究部门的负责人。目前是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2024科学年度(主题:自由)委员会的成员。 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尤其是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社会群体和数字媒体。此外,她还关注媒体与媒体政策、公民权利与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她目前正在参与多个研究项目,包括与MERICS合作分析中国国内辩论的项目“中国光谱”,该项目由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资助(2022-2023);以及关于中国政治评论员在全球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研究(与弗洛里安·艾辛合作)和中国问答平台知乎的叙事与网络研究(与蒂尔曼·沙梅博士合作)。 “Mostly I like to see how the world works. Meet people. Learn how they're different - and the same”——Angus MacGyver, TV-Serie "MacGyver" 内容:@Kristin 活动策划:@Da @边缘

2024年10月6日 /老蔡
自然, 生态

走,去Falkensee采蘑菇

近期,社群朋友们对蘑菇的热情高涨,在这样的时节,也是我们久违的户外吸氧活动。 秋天悄然而至,大自然正以丰饶和色彩欢迎我们走进怀抱!趁着这个美好的季节,706柏林的"自然观鸟小组"组织一场Falkensee徒步与采蘑菇之旅,或许路上还能看看鸟类。我们一起走进金色的树林,呼吸清新的空气,接收大自然带来的平静。 我们将穿越安静的小径、森林和田野,享受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同时,秋天是蘑菇生长的季节,我们将沿途寻找各种野生蘑菇,体验采摘的乐趣。你或许会发现隐藏在落叶中的美味松露、蘑菇或其他意外惊喜! 行程安排: 集合时间:10月6日(周日)上午9:30 集合地点:Spandauer Bahnhof(可以在此集合一起乘坐RE 8,也可就近站点自行上车) 路线规划:从柏林乘坐RE 8前往Falkensee,徒步经过Eiskeller,到达Spandauer森林,最终一起乘坐火车回程,全程约12-13公里。 注意事项: 1、因为地上和草里会有水,建议穿结实点的鞋,(是否要带雨伞看天气预报) 2、这个季节就不用怕蜱虫和蚊子 3、因为在野外会待大半天天,所以大家自备好足够吃的喝的 4、愿意带望远镜的,欢迎欢迎,偶尔的肯定有些鸟过来 5、还可以带:小篮子装所采的蘑菇,小防水坐垫,小刀 欢迎向我们的邮箱info@706berlin.com报名。

2024年9月29日 /Viv Li, Yixi Liao
独立纪录片, SI7

在柏林的我和Ta们

本期线下活动分为纪录片放映(包含导演Q&A)和 创意写作工作坊两部分。纪录片放映环节,我们将放映李蔚然导演的短片《我在家中渐渐消失》。 1. 影片对谈: Viv Li 在30 岁的时候离开北京去⽐利时学习艺术。《我在家中渐渐消失》这部记录短⽚是她在圣诞回家探望家⼈的时候拍摄的。在这段时间⾥,她感受到了反向⽂化冲击以及⼀种外⼈般的疏离感。在海外的时候,她是⼀个思乡的异乡⼈;回到故⼟后,她⼜格格不⼊。海外⽣活的我们的“根”究竟在哪⾥? 《我在家中渐渐消失》荣获 IDFA 评审团特别提名并在世界70 多个电影节放映。在这部分的活动中,我们将进⾏纪录⽚的观影。之后,我们会和纪录⽚导演Viv Li 进⾏对谈。 观影结束后,小廖将带领我们进入“造梦工厂”。 2. 创意拼贴 梦是与我们的现实有距离的景象。《说文解字》中把梦解释为“不明也”。在精神分析中,“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白天,我们可能会戴着社会⾯具⾏动。但在梦中,我们或许会卸下防御和武装,让⾃⼰的意识⾃由驰骋。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也受到了梦境的启发,在“半梦半醒之间”进⾏创作,试图通过这个⽅法来进⼊⾃⼰的潜意识。移⺠们也带着各⾃的“梦”来到异国他乡。这种梦或许如同梦境,带着潜意识⾥说不清道不明的的欲望和愿景。 在这个“造梦工厂”⾥,我们将各⾃写下或者拼贴⾃⼰的梦境和背井离乡时带着的梦。欧式的超现实主义和中式梦核式的童年记忆,或许都能成为我们梦境的⼀部分。我们还将通过意识流写作,续写或者再创作他⼈的梦。除了个⼈创作之外,我们也将进⾏集体创作,以呈现出⼀个集体的梦。 所以,请带上⼀个最近做的或者让你印象深刻的梦,并在⼿机上下载任意一款可以拼贴图⽚的软件,一起加入本周的相遇。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24年9月29日(周日) 14:00 – 17:00 活动地点: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14:00-14:15自我介绍 14:15-15:30纪录片放映与对谈 15:30-17:00造梦工厂 17:00-18:00自由讨论 活动费用:3€(协会成员免费) 活动语言:中文/英文(依报名情况⽽定) 报名人数20人 活动要求:手机需安装可用于图片拼接的app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bq2IUbNNTAyY5D3eQKftKQQ0VRJ1XoG4fPSpTJTk00MbkVQ/viewform 嘉宾信息: 1. 对谈主持⼈和造梦⼯⼚⼚⻓:⼩廖现在英国卡迪夫⼤学做社会学研究,也是英国慈善机构Age UK 的兼职瑜伽⽼师。主要研究⽅向为社会⼯作、交叉性和社会阶级。伦敦政经LSE 博⼠后,伦敦⼤学学院UCL 博⼠,Birkbeck College 精神分析硕⼠,剑桥⼤学本科。致⼒于把社会学带⼊日常⽣活,并与创造⼒结合;多次带领个⼈纪录和个⼈表达的⼯作坊。 2. 纪录片对谈嘉宾:李蔚然 Viv Li 是⼀位居住在柏林的中国导演和艺术家。在北京出⽣⻓⼤的她,曾在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的多个城市旅居。 李蔚然拥有 DocNomads 的导演硕⼠学位和曼彻斯特⼤学的戏剧和电影学⼠学位,也参加过圣丹斯学院、柏林天才计划、洛迦诺Residency、Chicken & Egg Fellowship、IDFAcademy、Pop-up Residency 并获得Erasmus Mundus 的全额奖学⾦。 她的叙事短⽚《在⽔⼀⽅》提名第77 届戛纳电影节短⽚⾦棕榈奖并荣获了戛纳电影节和巴黎欧莱雅共同颁发的⼥性之光⼤奖。 她的纪录⽚短⽚《我在家中渐渐消失》荣获 IDFA 评审团特别提名并在世界70 多个电影节放映。 ⽬前,她正在柏林拍摄她的第⼀部⻓⽚。

2024年9月22日 /于佳媛,黄玉琴,朱倩,廖翌睎
移民融入, SI7

德国华人移民融入问题在哪里

活动回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移民融入问题日益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706柏林,这也不算是个新话题。这次我们邀请了几位移民研究专家,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旧的和新的挑战 本场活动是探讨德国华人移民融入问题的圆桌讨论。我们将从不同德国华人群体的生活经历出发,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理解和应对所谓的“融入问题”。 圆桌由廖翌晞(小廖)博士主持,特邀三位在德国移民研究领域的华人学者:于佳煖博士、朱倩博士和黄玉琴教授参与。 我们希望这次圆桌能在公共讨论与学术研究之间搭建起桥梁。活动前,请大家报名填写你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会共同探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本次圆桌是706系列活动“在柏林的我和他们”的首场活动,由“剑桥大学中国移民研讨小组”协助。 本次活动在线上举行,报名成功后我们将给您发送线上会议室地址。 嘉宾介绍 于佳煖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美国埃默里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硕士、社会学和汉语言文学学士,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艺术、组织、全球化等,当前主要研究议题包括全球化与中国艺术音乐界的互构、海外华人音乐家的跨文化传播实践等 《分歧的意义理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广场舞》, 2020,《长三角社会学优秀硕士论文选编(2020)》,399-434,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当本土遭遇全球:中国传统音乐世界的审美冲突》,2022,《中国社会学杂志》 黄玉琴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学士和硕士,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社会学博士,曾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研究员(2009-2013) 主要的研究兴趣包括性别与发展、迁移与流动、中印社会比较研究等。 《性别视角下的村庄社会生活变迁:华中莲荷村的劳动、闲暇、女性及家庭,1926-2013》,2019年1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青春无悔的老三届”:集体认同的建构和坍塌》,2018年2月,(德)金琅学术出版社(Golden Light Academic Publishing) 《当代中国和印度社会比较研究》,2018年7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朱倩 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德国科隆大学非洲文化与环境硕士,民族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包括生态人类学,德国的中国新移民研究 《寻梦欧洲:难民伟子的德国打工路》,2019 《超越“经济理性”: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丧葬仪式与村落秩序重塑》 廖翌睎(主持人)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做社会学和社工研究。伦敦政经LSE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剑桥大学本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访学。 小组介绍: Cambridge Chinese Migration Studies Group (CCMSG) 剑桥中国移民研讨小组为依托剑桥大学全球人口流动研究中心、剑桥移民学社、牛津 大学移民、政策及社会研究中心建设的跨学科、多机构中英文研讨小组,旨在为相关 学界仝仁提供平等开放的平台及紧密支持的研究型社群。2019 年 11月成立以来,已举办线上线下研讨多次,参加学人遍布全球多间机构。在移民研究、人口流动、区 域发展研究、城市研究等多主题集思广益,促进各地学人交流合作。在海内外流动人 口研究相关社科界域拥有广泛影响力 。 Glocultura 通过举办活动,在移民/全球多数群体社区与移民所在国家主流文化之间架起桥梁。活动包含城市漫步、讨论、讲座、电影放映和DJ活动,所有活动都以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移民历史为中心。长期合作伙伴包括纪录片放映平台CathayPlay,是伦敦London Engagement Collaborative成员组织之一。 活动时间: 9月22日 14:00-15:00 中欧时间 活动形式: Zoom链接

2024年9月21日 /706Berlin
聚会

706 柏林-3周年庆典 邀请函

很快「706柏林」就要进入第四年了,未来还是会有风有雨,这叶小舟也还在前行,在各位朋友的见证和扶持下。 今天,我们热情邀请各位关心「706柏林」成长的朋友和伙伴,来参加我们的三周年庆典: 时间:2024年9月21日(周六) 19.00开始 - Open Ending 地点:Brunnenstraße 145, 10115 Berlin **酒水免费** 现场会有好朋友和来自「706柏林」的惊喜小礼。 周末见!

2024年9月16日 /706Berlin e.V.
节日庆典, SI7

中秋音乐会

活动回顾

为了庆祝706柏林协会青年华人社区成立三周年,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这场难忘的海外中秋之夜。这一特别活动不仅旨在庆祝中秋佳节,更是为了纪念我们社区在过去三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届时,音乐会将汇聚多元化的音乐和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为您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碰撞,更是一个情感的纽带。无论您是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还是在此工作多年的华人同胞,都能在这个温馨的夜晚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欢迎您携家人朋友一同前来,共同度过一个充满欢声笑语、温馨感人的中秋之夜。期待与您在706柏林协会中秋音乐会上相聚,共同庆祝这个充满意义的节日,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音乐会信息: 19:30 上半场 : 1. Temon Whale - Thunder light 2. Temon Whale - Ice cube 3. Temon Whale - Hear the wind sing 4. Temon Whale - Waves 5. Temon Whale - Lalala 6. Temon Whale - One thing I never talked to you about 7. Temon Whale - I never looked at it that way 8. Temon Whale, Chris Duke - Changes 9. Lucy Zhao 赵路曦 - 春江花月夜 10. Lucy Zhao 赵路曦 - 彝族舞曲 11. Lucy Zhao 赵路曦 - 霸王卸甲 20:30 中场休息15分钟 20:45下半场 : 12. Xue & Li He-蝉 Chán 13. Trytrytry-Intro 14. Trytrytry-Slow Down 15. Trytrytry-Stuck inside 16. Trytrytry-雨 17. Trytrytry-05 18. Trytrytry-Day after Day 19. Trytrytry-Outro 21:20 抽奖 21:30 结束 活动时间 2024年9月16日 19:30 活动地点 Wriezener Str. 6, 13359 Berlin 报名以及购票链接: https://www.ballhauswedding.de/details-registrierung/chinesisches-mittherbstfest-und-traditionelle-kultur

2024年9月14日 /潘思凡
艺术教育, SI7

用AI创造属于你的GAP ---女性时间焦虑的视觉表达

德国有超过80,300位华裔女性,她们不仅要应对学业和职场的挑战,还要平衡家庭和社会期望。四面楚歌之下,她们似乎也失去了想要停下来的自由。相对慢节奏,也不顾死活,没人在乎和没人榨汁(judge)你的柏林生活,迎面撞上来自遥远东方的哭声,留下万般无措风中凌乱的纠结。学业、事业,家业,业业“生搁”。该怎么选择才不耽误,还是先都不选,gap一下,会怎么样? 俗话说,在德国留学的三年将会是你人生五年中最快乐的七年。戏谑下,“延期毕业”对于中式学业来说,似乎是一个无法原谅的事情,而你对此是否也感到过压力重重? 留德华生的困难往往都有几大原因:语言障碍、学业要求和文化适应等。这些也足以让国际学生无法按时毕业。据研究统计,国际学生的辍学率在学士阶段有45%,硕士阶段为29%(Technische Universität Chemnitz,2019,https://www.tu-chemnitz.de/tu/pressestelle/aktuell/9587/en) 作为已开始操持家业的女性,怎么处理个人理想和周边环境也是极为现实的问题。你是否满意现状,是要继续维持现在的生活,还是做出一点点改变尝试新活法。人生的确没有参考答案,但现代社会对女性评头论足的声音未曾停止过,于嘈杂中犹豫前行。 还是,你是否设想过拥有一段GAP期,但总因为不确定性而触碰又止,感到害怕?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下,时间焦虑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毕业和职业发展的紧迫感,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期待。而GAP期,这个看似空白的时间段,或许正是重新定义自我、探索梦想的最佳时机。 在这场活动中,无论你是否有过GAP期的经历,都可以通过绘画,拼贴和AI文生图技术,探索并可视化你的GAP故事或梦想中的GAP期,一起探讨如何在时间压力中找到自我赋权的力量。 工作坊内容: 时间焦虑与GAP的跨文化背景: 深入探讨女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时间焦虑,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在德国留学和职场背景下的挑战。 GAP故事创作: 真实与梦想的结合:如果你有过GAP经历,通过AI生成工具和视频创作出属于你的故事。如果没有GAP经历,设计并创造你梦想中的GAP期,用AI绘画工具和视频生成工具将你的梦想变为现实。 集体讨论与赋权体验: 与其他女性分享你的GAP故事或梦想,探索AI如何成为现代女性自我表达与赋权的强大工具。 活动时间 2024年9月14日(周六) 19:00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19:00-19:30 自我介绍 19:30-20:00 概念导入 20:00-21:00 GAP故事创作 21:00-21:30 AI创作 21:30-22:00 自由分享讨论 活动费用 3€(含本人AI创作图像明信片) 活动要求 需带笔记本电脑配合AI生成(非Pad) 招募人数 15人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lN6gDzlOoII5pL6TQOeQ0wfU_iva2Og0YiuW_pcoFpD2esg/viewform 发起人介绍: 潘思凡 艺术调解人,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PhD在读,硕士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艺术语境研究,研究重点是参与性艺术教育对边缘化群体(海外华人女性为切入点)的赋权性。通过运用AI绘画技术思考参与者在表达抽象情感的可能性,进一步思考参与性艺术教育在公共文化传播领域的发展潜力。

2024年8月31日 /DaWan Ma
独立电影, 艺术

关于“孝道“ 和我们这代人的道德困境 | 《我们他们》第二次观影会

屎、尿、奶、血 融合在一起,就是孝道 我 出生 跪下 站起来 被打倒 站起来 被打倒…… 打倒他们 然后死亡 就是孝顺的命运 我 荒诞、害怕、愤怒、美丽、颤抖 呐喊、无助、恶心、惊悚、渴望 我 想爱、想死、想狂欢、想杀戮 但我最想要一个拥抱 血液燃烧我的灵魂 爱情绑架我的肉体 传承是最大的诅咒 红色和蓝色 是道德和死亡的交响曲 它唤醒了我所有的欲望,调动了我生理的所有反应和心理的所有情绪 它展现了人性中最大的恶以及最大的善 它用最魔幻的光影冲击道德的天理 它用最荒诞的场景讲述最现实的故事 它用最华丽的色彩祭一场悲剧的狂欢 首次观影活动映后感——@晓晓 两个多月前,我们第一次进行了《我们他们》的放映和对谈活动。影片把所有的情绪都揉进了C*Space的白色空间里,氛围之下现场讨论也空前热烈。导演马大湾与对谈嘉宾王歌老师配合着现场的观众共同完成了一场跨思潮,跨文化和跨代际的对话。更多现场精彩,可浏览来自本次观影共话嘉宾皮皮的首次观影会后感受——我们和永远的他们。 并且,我们也获得不少关于错过了首场活动的朋友们呼唤:“能不能再办一次”,“在哪还能看到影片”...以及现场朋友们的询问“下次是什么时候”等等。所以,这个八月末,我们带着所有热诚,欢迎所有朋友来参与我们第二次的观影和对谈活动。 这是一部由十二个独立故事组成的短片集,这些短片的灵感源自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父》、《埋儿救母》和《卧冰求鲤》都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每个短片以现代的视角和手法重新诠释这些传统故事。 这些故事在现代人的理解中已经变得十分抽象,且只具备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通过新的叙事手法和视角,影片将这些传统的孝道故事与现代社会的背景结合在一起,探讨当代社会中的亲情和伦理问题。 每个短片不是对原故事的复述,而是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社会的变迁以及价值观的冲突,来呈现“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状态”。对传统孝道的现代解读,探讨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孝道的意义和存在的形式。 每个故事都包含了对道德困境的思考,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影片展示了社会发展对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的影响。影片将观众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孝道世界“,引发对亲情、责任和社会价值新的思考。 活动时间 2024年8月31日(周六)19:00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入口在门牌号右边) 活动费用 免费(欢迎自由捐赠) 活动流程 19:00 入场 19:30 开始放映 21:30-21:40 休息21:40-22:30 影后对谈&讨论(共话嘉宾:皮皮,原名冯丽,作家、教授,导演马大湾的母亲。目前旅居德国。出版有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比如女人》《爱情句号》《所谓先生》《如归》等;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8岁》等,话剧剧本《独自温暖》) 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409wEgkwpi4LPZIfdCL0Kpeh4AcHRXC5PSSpxtBKEjKPRTw/viewform

2024年8月28日 /ArtistsAid
ArtistsAid, 艺术

艺术家与自由职业者税务在线讲座

艺术家与自由职业者税务在线讲座 | 706柏林&ArtistsAid8月28日活动预告 你是艺术家或自由职业者吗? 在报税季节被复杂的税务问题困扰? 不确定哪些费用可以抵税? 或者担心税务问题会影响签证续期? 前面两周时间,我们线上征集了不少税务相关方面的问题,而这一场报税线上讲座,税务师Jens Bannert为创意工作者揭开税务迷雾,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避免常见错误。你也可以扫码加入微信群聊,找到组织,及时得到信息更新和互相抱团~ 🗓 日期与时间: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19:00 - 21:00 (CET) 📍 地点:线上Zoom会议 🎙 讲师:Jens Bannert(税务顾问) 🌍 语言:英语 🎟 费用:免费 活动安排: 19:00 - 19:15: 介绍ArtistsAid和Jens Bannert 19:15 - 19:45: 艺术家与自由职业者如何处理税务 19:45 - 20:15: 税务扣除技巧 20:15 - 21:00: 问答环节 🔗 Zoom会议:会议ID: 857 1602 7640 密码: 840476 活动由@ArtistsAid @galerie_met和@706berlin联合主办。赶快在日程表里码下,让我们一起减轻报税季的压力😉 (image: 20240817-ch.png)

2024年8月26日 /作家:皮皮
独立电影观影

我们和永远的他们 | 观影会活动有感

一场电影放映会,地点柏林一个艺术中心。 几十个观众,多数是年轻人,导演张三也是一个年轻人。 放映的电影由十二个短片组成:《我们他们》,取材二十四孝中的故事。 放映结束后的讨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发言的人或者倾听发言的人都很沉浸,大家以为的惯常意义上的讨论,泛泛而谈,甚至夸夸其谈都没有发生! 观众对导演提出的问题,导演做出的回答,将——真诚——两个字提到了桌面上!导演张三说,这些短片展示的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与我的个人经历没有直接联系——我与父母的关系很不好。 空气中有什么在飘散,同时也在凝聚某种共同的关注。 他们是谁,他们希望什么? 他们创立了孝文化,他们自己尽孝道,或者不尽孝道,始终没离开其中。几千年来,“孝”已经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与政治伦理,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父权的御家术,皇权的驭⺠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强调的传承,生命的生生息息所缔结的纽带,贯穿了中国历史。 孝道在今天是否还发挥着相应的影响和作用,暂且不论,这条纽带连结了我们,我们能否剪断这连结,能否跳离出来,作为问题被提了出来。 刻木事亲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卧冰求鲤 尝粪忧心 弃官寻母 卖身葬父......这些似曾熟悉的名字,在电影《我们他们》中变成了晚安父亲,鲤,妈妈不怕,羽扇豆,浓情巧克力,黑色的归宿等...... 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年轻的编导另辟蹊径,将这些故事作出了崭新的诠释: 我们赞成?我们反对?似乎都没有。但编导通过怪诞的画面“聚焦”“放大”了他对古老文本的感觉。似乎可以说,这些短片是对二十四孝的感官理解。 观众由此获得的理解空间因此也变大了:看到了荒诞离奇的画面,感到了压抑抑或不舒服,想到了任性的扭曲,想到了虚伪的无处不在,想到了这些信条与普世文明的脱节......感官和理性再次碰撞中,观众的个人结论千差万别,但从中可以看到年轻人对古老精神遗产的反思。 最不孝的是无后! 电影中的《芭比》讲的就是这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和我们的崭新的连结: 你妈不高兴了,你爸不高兴了 我妈为什么不高兴,我爸为什么不高兴,我给你们变个戏法解解闷吧 绳法儿,不行,剑法儿,不行......还是不高兴 你爸你妈需要孙子,孙女也行 那容易!我给你们变个孙子。 儿子穿上婴儿的衣服坐进购物⻋里,变成了孙子...... 不孝无后为大 躺平不生为先 这个矛盾在电影的《芭比》故事中诠释得非常绝妙。这是讽刺吗?这是应对吗?这是无声的,可以吗?这是荒诞的“顺从”吗?可以都是。但导演最后的全家福没有任何上述踪影,每个人都昂头挺胸气质气壮,仿佛在告知观众:怎么了?关你什么事?这是我们家的事!......他们家的大⻔吱吱嘎嘎地关上了——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 有人说,我对躺平的一代的方式,只能发出一个我自己无法定义的笑,类似走着瞧的意思......有人说,我不由地联想到我们的医疗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退休和其他社会保障......我仿佛看到,这些社会保障的责任,正缓缓从国家肩膀滑落到每个年轻人的肩上。国家再次提倡“孝为先”,年轻人谁没父母,说不定可以大家共同分担呢。 电影结束后的讨论也从这个存在了千年的也许还会继续存在千年的——连结——开始了。 孝,父母与孩子,孝与不孝,孩子与父母...... 听听我们他们中的我们说什么。 “我觉得这个电影很酷,我特希望我父母能看到这个电影!” “我看这个电影感觉很压抑,但很真实。我自己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最经常感到的就是压抑。” “你想用这个电影表现你对父母的某种理解吗?” 向导演提出的问题! “不是。我与我父母的关系很不好,但不是这个影片创作的出发点......” 讨论会的拐点在这里出现了,知情者将目光投向了导演的母亲,她站在后面,虽然面带微笑,掩着心里的苦辣酸甜。 一个年轻姑娘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很沉浸在电影中,我过去经历的一切又浮现出来,即使还有没有痊愈的伤口,但疼痛不那么强烈了。与父母的相处让我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我感觉不公平。 我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孩子,我留学需要自己打工赚钱,弟弟就不用,我的挣扎在父母看来都是无理取闹,不可思议,他们从没想过,我这个样子是否与他们有关系?没人问我,我的童年经历了什么?我渐渐疏远他们,独自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一点一点走出来,过程十分艰辛,但我还是慢慢走出来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青春不再......有一天,久不联系的父亲来电话,他说,我想你了......” 发言的姑娘流泪了,很多人多眼睛也湿了。导演的母亲,一位作家兼大学教授,拿过话筒,她说, “我在学校接触过很多年轻人,也听过他们的故事;今天我换了角色,作为母亲而不是老师,刚才我自己的孩子捅破了自家的窗户纸,我不觉得我们的关系很不好,我们在面对我们的问题,这本身已经很好很幸运。最后,我想向在座的年轻人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斩断与父母的联系吗? 或者说,与自己渊源的联系......” “我能,我能,我不能......”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真诚抛出来,至少在那个傍晚引发的是更多的袒露心扉。 大家忘了人与人之间的点头微笑打招呼的常态,忘了自己习惯性的提防之心,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积攒的话语,没有发泄的必要,已经过了创口的开放期,疼痛也不如影随形时,仍要说出来的一切,宛如茫茫黑夜的海上,灯塔对灯塔用光的呼应...... “我觉得,与父母与家庭的联系,既要斩断也要保留...... 要斩断的是父母对我们无形中的控制,包括他们所谓的担心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垃圾。我们首先自己要成⻓,最好是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方式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我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时间并没让我觉得,与家庭和父母的联系淡化了,即使不常联系,那联系也在那里...... 我的个人经验很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父母对我的掌控曾经导致我们关系十分紧张,让我非常痛苦。但后来,我开始工作,经济独立,不再需要父母的资助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有些示弱...... 我利用这个转折,很明确地向他们指出我的需求,我的独立和自由不需要干涉......我回去探望他们,但他们再也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最后,我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很融洽,对我来说很舒适......通过经济独立,我觉得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人向这个年轻人提问:你觉得这是你与父母关系的终极状态?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 发言的年轻人笑着承认,这个谁也没有把握。与父母的关系,从我们张开双眼,到他们闭上双眼,虽然是一种缘定,但也充满了变数。 一位母亲站起来发言。她说, “我是一个母亲,我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当然,这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我听你们说的成⻓过程中经历的不容易,甚至痛苦和绝望,作为母亲,我很心疼。我只想对你们说,如果你们的父母不能理解你们,不能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方式方法,我希望你们要保护好自己!” 大家沉默了。 这位母亲的祈愿带来的沉重,在父母心里宛如重重的一击;她的提醒在孩子的心里宛如一缕人性之光。有这样的母亲,她们并不捍卫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们不在乎谁对谁错,她们只是不想看到孩子痛苦...... 一位年轻女士的发言,将大家重新带回电影中。她认为在电影《木头人》中,那个女孩砍倒了象征父权和母权的两个木头人,在她的理解中表达的是寻找,她希望通过破坏找到更好的方式,而不是接受现在有的方式。她谈到自己与父母的交往过程所经历的心路,最后并不是想了结,而是找到更好的路。 诗人佛洛斯特说,林中有两条路,你只能走其中的一条......但是,年轻人已经开始了无畏的尝试,即使只能走上一条,我们永远保留掉头的能力和勇气。 与父母的联系,无论理解与误解,这个可以理解为尽孝吗?当我们⻓大,父母逐渐衰老时,这个联系最后会不会可以直接归结到承担照顾他们的义务?我们为什么要照顾他们?为什么要尽所谓的孝道?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难道养育不是必须的责任吗?难道孝道也是应尽的义务?照顾父母的晚年,会不会变成社会承担的义务?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所谓的现实条件,假如我们可以生存下来,还有余力照顾父母吗? 今非昔比,有那么多人仍用过去的准绳在要求我们......

2024年8月17日 /潇儿
反歧视, ADA

SAY NO-反歧视艺术实践⼯作坊

活动回顾

活动内容: 欢迎加入我们的艺术实践之旅,这场工作坊将带您穿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与父权制的交织迷雾。我们邀请您一起用创意与反思的双手,揭开这些社会现象的深层面纱,探索其交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影响。 工作坊的序幕将在自我介绍和目标设定中展开,我们将共同建立一个安全且充满启发的讨论空间。我们将探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定义,深刻解析它们如何在父权制的背景下相互交织,共同塑造我们的社会结构。在实践环节,您将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身临其境地体验并应对歧视情境。这一部分不仅是对策略的练习,更是对如何在父权制体系下识别和挑战歧视的深度探讨。艺术创作环节将为您提供一个表达内心的舞台。通过拼贴画和色彩的艺术语言,您将创造出展现个人情感和集体智慧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将成为对抗歧视和不平等的象征,并展现我们对变革的共同愿景。工作坊的尾声,我们将汇聚感悟分享反思,并收集反馈,为未来的行动铺路。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探讨,更是一次艺术的表达,一次共同追求平等与尊重的创意之旅。 IT'S TIME TO FIGHT BACK! 10:00-10:30 破冰环节 10:30-11:30 理论基础提供并解释关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两者交叉歧视的定义,并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关键要点和现状。 11:30-12:30 讨论与提问参与者写下对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提问或最近的发现和反思,并进行讨论。 12:30-13:30 休息提供茶点,非正式交流时间,放松 13:30-15:30 实践活动将参与者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彼此的亲身经历或者是听闻的经历,设计出一些实际的情境,如在职场或者学校里的歧视事件,参与者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15:30-17:00 创意拼贴画(提供彩色纸、透明纸、剪刀和胶水等工具)每人需有一部手机,亮着的手机屏幕将作为绘画工具的-部分。现场还将提供一些在网络上收集的陌生网友们关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被打印出来的帖子。 17:00 总结与回顾 简短回顾工作坊的内容,感谢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该活动在“demokratie in der mitte”基金项目框架下支持 活动回顾(照片无先后顺序,随机上传): (image: wechatimg848.jpg) (image: wechatimg831.jpg) (image: wechatimg832.jpg) (image: wechatimg834.jpg) (image: wechatimg837.jpg) (image: wechatimg839.jpg) (image: wechatimg842.jpg) (image: wechatimg844.jpg) (image: wechatimg845.jpg) (image: wechatimg846.jpg) 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再见~

2024年8月17日 /谭超
跨文化教育, SI7

德国职业学校中的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

世界大学服务社( WUS) 是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国际咨询组织。2016年起,世界大学服务社发起GRENZENLOS项目,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的ENGAGEMENT GLOBAL基金资助,在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黑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萨尔州的职业学校, 就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2030年议程等主题开展教学改革。 本次沙龙活动发起人作为第一批接受世界大学服务社GRENZENLOS项目培训并获得“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促进者”资格证书的人员之一,于2016-2019年被派往黑森州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对6所职业学校的师生进行了10场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培训。这些培训过的学校被列入黑森州环境部可持续教育网络顶层设计,他的课堂实践在黑森州经济部进行展示。 本次活动,他将为大家分享这些课堂实践中的逸闻趣事和冲突挑战,尤其面对同处于一个课堂的青春期学生、更年期学生,或身心障碍学生以及不同种族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并和大家讨论如何用跨文化的能力来应对和处理职业场景中的多元文化摩擦。 **活动时间** 2024年8月17日(周六)14:00--18:30 **活动地点** 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活动流程** - 自我介绍 - 发起人分享 - 分组活动:跨文化“情景再现“ 情景一:抉择与平衡 情景二:共存与尊重 情景三:责任与关怀 - 自由交流 **活动费用**:3欧元(协会会员免费) (link: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BD1vWhMOPpmiKYcGPUBESYKZO2KlssH6aoT306slwCuKV1g/viewform text: 点击此处报名)

2024年8月10日 /阿克曼先生
SI7, 文化交流, 融入

接触一个陌生的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975年,29岁的迈克尔·卡恩-阿克曼从慕尼黑来到中国。 这段旅程给他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障碍和文化冲突。他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与世隔绝。这些经历塑造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影响了他的世界观。 8月10日星期五,706柏林青年空间邀请阿克曼先生来到我们的沙龙。 他将与我们分享他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并与我们讨论:我们如何应对身处异国文化中的震惊?这种经历对个人意味着什么?欢迎任何有兴趣的人与我联系以获取更多信息。 卡恩-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1946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州,德国著名汉学家、文化交流专家、翻译家。 1970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汉学、经济学和政治学。 1975年至1977年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近代史。 1988年,他在北京创办歌德学院并担任院长。 阿克曼先生翻译了张杰、莫言、刘震云、方方、罗英等作家的多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他目前是墨卡托基金会的中国顾问,交替居住在柏林和南京。 **时间**:2024年8月10日晚上7:30至晚上9:40 **地点**:Torstraße 190, 10115 Berlin / Volkssolidarität Berlin 集合地点(通过玻璃门进入门牌号左侧 10 米处) **语言**:中文 **参与费用**:3欧元 **登记** 名额有限,已结束报名

2024年8月9日 /Woody
交流

“空房子”计划-8月9日-11日社交感染聚会

什么是「社交感染聚会」? 现代社会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原子个人构成的整体。 这种独立一方面成就了现代人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又带来独属于现代人的孤独与焦虑。而身处原子化社会,破除“孤独感”的唯一方式便是“与他人产生连接”。在这个城市,**由706柏林提供场地,我们邀请你一起发起或者参与活动,在这个空间内,我们一起聊聊哲学、艺术、音乐,或讨论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任何话题都可以。** 在这快速的城市生活中,或者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中,借此机会,面对面畅谈,分享创意,释放情绪,建立深度交流,使互不相识的我们产生了交集,感染了对方,从此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原子。我们相信每一场社交聚会的感染力,它会把温度和真诚带给更多人。这就是我们办这场活动的初心与目的。 「活动介绍」 1:「我那低俗的口腹之欲-食物的存在主义」 发起人:铁螺 **13:00-15:00 11.08.2024** 当人们聊到饮食问题,谈论的都是凌驾于食物本身的附加条件--囤积的压力,外界的眼光,自信的匮乏…而食物本身带来的感官体验却被我们忽视了。 在我们尝试与口腹之欲对抗时,食物自始至终还是伴随着我们。吃有吃的快乐,不吃也有不吃的爽快,但无论如何,食物与我们的联结真实存在着。 让我们来分享那些因为食物产生的好情绪或坏体验,看看那些被判为低俗的口腹之欲,是否也有它的价值? 2:「黑暗听歌会」 发起人:Woody **21:30-23:00 09.08.2024** 上一次你好好听一首歌是什么时候了? 这次,我们会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关上所有的器官,只留下耳朵聆听音乐。从一首歌中,探索一个故事,了解一个人,分享一份感受。在音符里,在黑暗中,我们重新感受自身,体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柏林徒步野餐」 发起人:老蔡 **8:00-13:00 10.08.2024** 柏林的夏天独一无二,白天既长黑夜又短,十分适合户外活动以享受热暖的季节。因为冷战时西柏林被关在柏林墙之内,所以城市面积没有过度地扩展到柏林城界之外,而保留了破坏程度比较低的自然环境。之前属于柏林墙死亡之带的 Tegeler FlieB现在是一片湿地自然保护区,非常适合以历史和自然环境融合为独特的体验。活动过程中我们会沿路摘一些野生水果并一起野炊。*路程长度约为12公里* 4:「柏林墙-冷战和二十一世纪的新围墙」 发起人:老蔡 **8:00-13:00 11.08.2024** 柏林在冷战分东西两块儿,变成政治思想矛盾的聚焦城市。本次活动带我们去参观两段平时见不到游客的柏林墙遗址,在它叙述的故事之中,咱们汇集一下世界上的围墙都在意味着什么,代表什么以及起什么作用,包含在内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儿。咱们再放飞一下念头,聊聊还有没有别的见解。 5:「我要高潮!」 发起人:晓晓&铁螺 **19:00-21:00 10.08.2024** 你是否曾在燥热的夜里辗转反侧,回想起自己青涩的性体验?是否因为缺乏经验和讨论对象,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子?是否担心享受性愉悦会被羞辱,或者不善于享受会被嘲笑? 很多女性在经历性探索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和羞耻。欲望的火苗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燃愈烈。你或许想尝试一些小玩具,却不好意思去店里选购,不知道如何开始。 与其独自烦恼,不如来和我们一吐为快:我要灵魂的自由,还要肉体的愉悦。我要快乐,我要高潮!! 6:「《不想梦以及梦想》致郁与治愈」 发起人:晓晓 **19:00-21:00 09.08.2024** 这次活动将围绕我的硕士项目:一本基于我对43位抑郁症患者采访而设计的书《不想梦以及梦想》展开。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支持、鼓励和理解,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应对抑郁症。 7:「社群作为一种新的旅行方式」 发起人:Woody **15:30-17:30 11.08.2024** 经历两年的旅居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一种有效的旅行方式?经历过小红书式的打卡,硬核式的徒步露营,随机式的街头抽取路人聊天,最终发现,社群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旅行方式。每到一个城市都有据点,通过发起活动、申请沙发客等方式认识当地的小伙伴,透过他们的眼睛去全新地理解一个城市。 8:「聊聊你做过的记忆深刻的梦」 发起人:周日 **15:30-17:30 10.08.2024** 你还记得你做过的“很深刻”的梦吗?内容上涵盖去世的亲人/前任,不认识的还没出现的人/认识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梦到的人等;从时间感知上梦境的内容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个固定的场景,像电视剧一样有些梦在固定的背景情境下连续地发生。已经过去的依恋和不舍的人在梦里的现在时态,并且你还记得这个梦,梦也影响了你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态度等情况。总之,你还记得什么,那些你记得的梦究竟有多么有趣/难忘?你的现实生活和梦境有着怎样的连接,并如何影响到你感知和认为的自我变化或是“成长”? 9:「小酒馆:谈性说爱」 发起人:周日 **21:30-23:00 10.08.2024** 主要通过“断手指”(用手指代表每个人的10次机会)游戏,将聊天主题限制在性这个话题,然后看看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在保密不外传的活动空间内发生。如果有身体障碍有关人士,上述游戏方式将根据报名情况变更。 活动地点:柏林Kreuzberg,报名后通知。 报名方式:已加入群聊朋友在群里接龙;未加入群聊朋友则向邮箱:706berlinyouthcommunity@gmail.com发送报名。

2024年7月27日 /炜华&睿哲
艺术家互助计划

复古绘图机与21世纪算法-参观艺术家工作室

“ArtistsAid”月更计划的第二个月,将于7月27号周六一起:参观柏林艺术家马塞尔·施维特利克(Marcel Schwittlick)的工作室。这次活动我们可以看到马塞尔·施维特利克收藏的1970到1990年代的几十台复古机械笔,并了解他通过自己写的程序来控制机械笔进行绘画的作品制作过程。 马塞尔·施维特利克(Marcel Schwittlick)是一位生活在柏林的艺术家,他结合了数字艺术和物理艺术,利用绘图机和算法系统进行创作。他的作品涵盖生成艺术和绘图艺术,将数字光标线转化为实体艺术品。马塞尔·施维特利克从生成美学和计算机算法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既富有趣味又有意义的几何图案。凭借在计算机和艺术领域的经验,他用老式复古绘图仪和自制算法进行创作,探索艺术和机器之间的共生关系。他的作品不仅可视化了人为控制与电子随机性,还包括了听觉维度。 这次参观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之前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并了解其背后故事,包括《79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73) 、《82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82) 、《83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83) 、《92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92) 、《94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94)和《96号构图 》(Composition no. 96)等。 活动中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艺术家使用的复古机械仪:如HP 7470A、HP 7550A/B、HP DraftMaster SX & RX、Mutoh XP-500、Roland DXY 1200、990、980 和 Graphtec MP2000。同时也可以学习到艺术家如何使用机械控制各种材料: 如酒精墨水、80年代的水性毡尖笔、现代的水性绘图笔、固体颜料墨水、铅笔(石墨)、圆珠笔。马塞尔·施维特利克(Marcel Schwittlick)于2024年5月29日至6月9日在柏林Galerie Met举办了其个展《94号构图 (垂线测试)》(Composition no. 94 (Vertical Line Test))。 展览中艺术家通过80年代的绘图机器和自己的编程算法将数字艺术和物理绘图艺术融合,将数字化的光标线条转化成有形的几何艺术品。尽管生成艺术看似随机,实际上却基于精确的数学原理和算法。艺术家将近十年来收集的光标运动数据作为主要基础,然后通过数学函数把它们转换成生成艺术。个展《94号构图 (垂线测试)》可以在Galerie Met网站观看。 更多信息: 艺术家网站:https://schwittlick.net 艺术家个展《94号构图 (垂线测试)》:https://galeriemet.com/past-exhibitions/marcel-schwittlick-composition-no-94-vertical-line-test 艺术家作品《94号构图 (垂线测试)》幕后故事:https://galeriemet.com/journal/story-turn-the-plotters-on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27日 10:45 开始集合 11:00-12:30 开始参观 集合地点 Platz am Kaisersteg, 12459 Berlin 活动费用 免费 招募人数 15人 (link: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5Ym5mMU3_J9XkLdI_3Oe32dyIaPaEgVWhPlSJaSQAf_Ewcg/viewform?usp=sf_link text: 点击此处报名)

2024年7月26日 /追山&睿思
女性主义, SI7

“好女孩”陷阱: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曾经也被广告灌输过这样的观念:女性应该待在厨房,应该购买保持容貌的护肤品,应该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 你是否曾经观察过,商业广告中的性别比例和角色分配在如何变化? 女性从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到职业化、技术化和独立决策者化等形象。到底是社会对多元化和性别平等的响应,还是又进一步加深了性别刻板印象? 研究显示,整体广告行业中,女性角色占比约为50%-55%,家电广告中女性角色的出现比例通常在60%-70%左右,在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广告中占比最高,达到90%以上。("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Women's Representation in Advertising: Positive Trends and Lingering Stereotypes"-Geena Davis Institute on Gender in Media) 化妆品广告里对女性要保持年轻美丽的强调,是否暗示了女性的价值与外貌管理挂钩? 家电广告里,女性角色也经常被描绘为主要使用者或购买者。通过对女性在家中忙碌画面的展示,是否也加深了女性主要职责是照顾家庭的刻板印象? 久而久之,这些广告不仅塑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也影响了女性的自我认知,使她们在家庭和社会角色中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和束缚。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广告是如何影响传统性别角色,女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 随着女性消费需求的发展,“女性营销”成了品牌重点,但也频频“翻车”,伪装的“女性主义广告”仍旧暗含性别歧视。广告作为媒介,让我们得以窥见女性主义发展的一隅。成功的女性主义广告尊重性别平等,理解女性真实想法,其关键在于倾听女性的声音。 本次活动将通过分析具体广告案例,结合相关书摘、论文和调查数据,深入探讨女性形象在现代广告中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思想潮流。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广告中性别歧视的警惕和批判意识。广告是社会的镜子,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认知,二者相互作用。让我们一起聊聊,那些陷阱里的“好女孩”们。 本活动由米特区政府“融合基金”资助。 (link: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tuVhzoSLXEMEA4aulKxAIFQGZ3x0tRqe7sjmRa8wPSmUD2Q/viewform?usp=sf_link text: 点击此处报名)

2024年7月21日 /外管局工作人员
移民融入, SI7

对话外管局公务员?“反击”的时候到喽!

作为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和外管局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课题. 凌晨起床刷Termin,颐指气使的工作人员,移民局前堪比苹果新机发布的排队长龙,遥遥无期的等待… 大概是许多留子的国外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殊不知,在我们因居留问题叫苦连天的同时,外管局的工作也是极其辛酸.尤其是德国大量接收难民以来,大量的文书,法律,安置等工作,使外管局的差事成为德国工作量以及压力最大的行政单位之一. 我们有幸邀请到年轻的外管局工作人员,和大家一起进行一场对话活动,分享外管局的工作日常,与大家共同探讨和解读德国的移民政策,聊一聊难民问题,宗教问题. 活动内容: 解读德国移民政策: 深入解读近年来德国的移民政策变化,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当前的移民环境。 揭秘移民局日常工作:分享外管局的日常运作,包括处理签证申请、政策实施、面对的挑战等。 有趣和难忘的经历: 将与大家分享他在工作中的一些有趣和难忘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外管局工作人员的真实生活。 互动问答环节: 现场观众将有机会直接向局长提问,解答您心中的疑惑和关切。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了解移民政策的宝贵机会,更是一个与外管局工作人员直接对话的难得时刻。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共同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下午。 嘉宾介绍: 波茨坦外管局工作人员 勃兰登堡州原住民,可熟练使用中文唠家常,自2020年至今在外管局工作。

2024年7月6日 /唯一
艺术市集

艺柏会|706柏林第二届艺术集市&艺术拍卖

活动回顾

经过2个多月的活动策划,协调组织和整整1个月的艺术家招募、作品征集,我们的第二届艺术集市&艺术拍卖将会在7月6日周六(艺术集市14-19点,拍卖15:30-17:30)跟所有人见面!地点在MITTE活动中心。(TORSTRASSE190, 10115 BERLIN) 706艺术集市,是一片汇聚原创艺术的沃土。每一件展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独立创作,不仅展示了技艺的精湛,也传递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今年是第二届,我们也有了一个具体的名字——“艺术柏会”(命名特别感谢@卢青),它清晰而简洁地传达了艺术(艺)、柏林(柏)、聚会(会)三方面的核心信息要素,让艺术爱好者们对整个活动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一个汇聚艺术、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当地华人艺术平台。 详细信息以及报名请查看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AsUCx8q4UQpaAINQt4wNkg

2024年7月3日 /史明
融入交流, SI7

一个“独立记者”眼中的融入困境

活动回顾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为移民融入提出了诸多挑战。 自带中式背景的华人们在欧洲面临的融入问题,成为了独立记者史明将在本次沙龙中探讨的主题。对于他作为第一代移民来说,融入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对情感和文化的深度理解。而作为第n代的你,脚踩一体化的欧陆之上又有什么样的思考? 融入德国?融入欧洲?—— 到底融入的是什么? 作为第一代移民,身处欧洲,即便只是为了生存多些选择,少一些窘迫,融入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有人选择所谓“欧洲的强项”,比如科学技术;有人选择文化取向,比如政治体制或宗教信仰。但无论怎么选择,了解欧洲文化或许都是前提。而作为人类的一大文明圈,理解欧洲文化又如此困难纷繁。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些许个人体会。 当我们聊到融入的话题,脑海中浮现的或许首先是情感的融入。我们的喜好和厌恶、期待和失望、友谊和猜忌,都是融入过程的一部分。而文化,常常并不是游戏本身的不同,而是玩法的差异。因此,敞开心扉,去接纳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或许是我们在聊到融入话题时常常遇到的困境。不同文化的玩法差异,正是各种情感矛盾和尴尬的体现。 欧洲人的直白,可能是因为没时间磨叽,但这也使他们少了些曲径通幽的乐趣。德国作为浪漫主义的发源地,虽然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浪漫有时也显得严肃。相比之下,法国人的浪漫则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一杯咖啡也能体现出精致的生活情调。 进一步说,欧洲进入现代化之后,除了伦敦和巴黎这样的中心城市外,各地的多样性一直优于中央集权的统一性。我们习惯了中央集权,因此可能会觉得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地方特色显得分散。但正是这种“分散”造就了欧洲文明的精致、多样和细腻。 最终,无论各国的文化玩法有何不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个性自由和共同体民主的追求。在欧盟内部,似乎没有哪个国家会宣称自己的文化才是欧洲的“主流文化”,因为这会显得与民主精神背道而驰。这其中的道理何在? 此外,我还将从一个在德国生活了近40年的独立记者的角度,聊聊新闻自由和移民融入的话题。最后,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这次沙龙聚会,本次活动闲聊为主,很高兴和706的朋友们一起聊聊 “我们的融入”。 详细信息请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1vLCsWq1zgKS9ecZKxz7lw

2024年6月30日 /易炜华 梁睿哲
艺术家互助计划, SI7

艺术家与画廊合作的10个陷阱

活动回顾

2023年「706柏林」举办了三期艺术茶话会。从第一期辨别艺术品的互动游戏到第二期聊表演艺术家八卦,延展到第三期的艺术家维权干货知识分享,真切感受到大家对艺术话题和活动的热情! ArtistsAid诞生了! 我们认真复盘,集思广益,这一次,我们要做一个定期月更的艺术活动系列——ArtistsAid,有开放讨论、艺术家分享、巡展、驻工作室和技能讲座等。 不说大话,希望在柏林的艺术家群体,可以定时聚集、互助互利一起成长。为喜欢艺术的小伙伴们也提供一个靠谱的了解艺术的窗口。 由于系统的语言数据文件问题,我将手动提取和转录图片中的中文文本。以下是提取的中文内容: ArtistsAid本月的活动主题为:艺术家与画廊合作的10个陷阱。 希望一开始就来聊聊艺术家们最常遇到,最切实关心的话题。届时我会逐条分解和画廊合作的10个陷阱,并有画廊主在现场答疑,和大家实实在在地交流。 这里是10个陷阱的提要,按照与画廊合作流程顺序排列。欢迎大家来深入探讨。 详细信息,请查看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rGUyr29YhQe1VSXNxFs7lw

2024年6月16日 /老蔡
观鸟, 自然

落巢 | 第三次Tempelhof观鸟预告及回顾

活动回顾

6月16号周日上午8:30,我们将在Tempelhof进行第三次观鸟。 柏林的Tempelhof(Tempelhofer Feld)是一个独特且历史悠久的公共空间。它曾经是一个机场,现在转变为一个广阔的公园和休闲区,这里也成为了观鸟的一个热门地点。以下原因使Tempelhof成为一个不错的观鸟点: 1. 广阔的开放空间:Tempelhof的设计保留了它作为前机场的开阔空间,提供了极佳的视野,便于观察飞行中的鸟类。这种开阔地带吸引了许多在城市中较少见的鸟种。 2. 多样的生态环境:尽管Tempelhof是一个主要由草地组成的开放区域,但它也包括了一些灌木丛和小树林,形成了有草地、灌木、树林杂生的自然生境,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此外,场地上还保留有一些人造结构,如废弃的跑道和建筑,为某些特定种类的鸟类如燕鸥等提供了繁殖地。 3. 城市中的绿洲:作为柏林中心区域的一部分,Tempelhof提供了一片相对安静的避难所,吸引了许多城市中不常见的鸟类。这使得它成为城市观鸟的理想地点。 4. 观鸟社区的活动:Tempelhof是许多当地观鸟和自然爱好者社区活动的中心。定期的观鸟活动和教育项目帮助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并鼓励更多人参与观鸟。 5. 便捷的地理位置:Tempelhof的中心位置使得它非常便于访问。它位于城市中心,通过公共交通就可以轻松到达,这吸引了大量本地居民和游客。 因此,Tempelhof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历史地标,也是柏林一个不可错过的观鸟地点,提供了一个观察城市生态系统中鸟类行为的独特视角。期待和大家一起打卡Tempelhof! 详细信息请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coMcc12rAtvgVS3zUgNKKw

2024年6月16日 /马大湾
独立电影, SI7

关于“孝道“ 和我们这代人的道德困境 | 独立电影《我们他们》

活动回顾

2020年夏天,我和家人在北京某个公园里散步。那里有一面几十米长的壁画,主题是《二十四孝》,每个故事只配一幅画,画的下面是故事的原文。 我是从《卧冰求鲤》开始看的,画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很常规的公园壁画……但我读到下面的文字的时候,我彻底被震住了。这是个完全超乎我理解的故事。 “王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剜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我不是很确定自己读懂了这个故事,于是问我老婆。她反问我,“难道你没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我说没有,但是好像又有那么一点熟悉的感觉。我接着问她,“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她笑了笑,说,“也许吧,也许历史上有这么个人,但是鲤鱼的部分,大概是编的吧……” 我说,“光着身子去冰面上趴着,为了融化冰,抓鲤鱼,为的是自己的后妈能在冬天吃上……且不论它的教化意义,就是编这个故事人的思维,我操,这画面感,实在太震撼了,太超现实了……” 接着我又仔细地读了其他壁画下面的故事,每个都给我带来了类似的震撼,和连连的“我操”。 于是我决定把这些故事拍成短片,想尽可能用影像呈现那些即看似“正常”但其实极度“不可能”的故事…… 由于系统的语言数据文件问题,我将手动提取和转录图片中的中文文本。以下是提取的中文内容: 《我们他们》 这是一部由十二个独立故事组成的短片集,这些短片的灵感源自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父》、《埋儿救母》和《卧冰求鲤》都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每个短片以现代的视角和手法重新诠释这些传统故事。 这些故事在现代人的理解中已经变得十分抽象,且只具备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 《我们他们》通过新的叙事手法和视角,将这些传统的孝道故事与现代社会的背景结合在一起,探讨当代社会中的亲情和伦理问题。 由于系统的语言数据文件问题,我将手动提取和转录图片中的中文文本。以下是提取的中文内容: 每个短片不是对原故事的复述,而是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社会的变迁以及价值观的冲突,来呈现“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状态”。对传统孝道的现代解读,探讨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孝道的意义和存在的形式。 每个故事都包含了对道德困境的思考,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伦理道德在现代生活中的复杂性。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影片展示了社会发展对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的影响。 《我们他们》将观众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孝道世界”,引发对亲情、责任和社会价值新的思考。 详细信息请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2ZGG8v8iECnEDc31Y4a62Q

2024年6月15日 /石头
职业转型, SI7

站在未知的岔路口 | 职业转型沙龙

活动回顾

你是否曾在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中感到一种沉闷,仿佛生活缺少了一些色彩? 是否有过那种强烈的欲望,渴望跳脱出眼前的工作环境,去寻找一片新的天地,但又迷茫于前方未知的道路? 或者,你或许已经在当前的职业中感到了一种压抑,像是被一座看不见的墙困住,却不知道该如何挣脱出来? 在这个充满变迁的世界里,职业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探索的话题。 是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吗?是时候向前迈出一步,寻找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了吗? 渴望改变的人并不是少数派,欢迎你来聊聊... 如果你也有着开拓新职业道路的愿景。无论是有过成功转型经历的老手,还是正在为未来职业规划而苦恼的新人,亦或是一直困于职业迷茫中的你,我们都诚挚地邀请你加入我们的讨论。 无论你是想分享自己的经历,还是希望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灵感,我们的职业转型探讨沙龙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 详细信息请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UHuRDptfHb-x5_sWIhHItQ

2024年6月3日 /Nicolas Zippelius(嘉宾), Robin
民主参与, SI7

联邦议院城市漫游

活动回顾

活动简介: 我们策划许久的 “联邦议院(Bundestag)城市漫游活动” 终于要跟大家见面啦!本次活动不仅有联邦议会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联邦议院大楼,结束之后我们还将有机会与一位联邦议会的议员进行对谈。 本场活动为706柏林群内部活动。 本次城市漫游不仅是⼀次普通的参观,更是⼀次深⼊了解德国核⼼政治机构并与德国议员⾯对⾯开展对话的政治启蒙之旅。 不论你是对政治有深⼊研究的学者,还是对历史建筑充满兴趣的朋友,亦或是刚到德国不久的新伙伴,706柏林都欢迎你的参与,并和我们⼀起开启这段难得的探索德国政治⼼脏之旅! 本次活动时间:2023年6⽉3⽇(周⼀) 08:30 – 11:00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5⽉26⽇(周日) 报名人数:30 人 (招满截止) 活动费用:免费(自愿捐赠) 活动语⾔为德语,建议参与者具有⼀定德语听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