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东南亚

日期: 2025年8月8日 发起人: 李靖

🧊 当活下去本身成为一种必然
当活下去本身成为一种必然,我们也必然要回顾所有幸存的和消逝的,无论是基于爱、恨还是别的原因。我总会想起辛波斯卡的诗:

《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
雪人,我们这儿有的
不全然是罪行。
雪人,并非每个字
都是死亡的判决

我们继承希望——
那遗忘的天赋。你将会看到我们如何在
废墟中生儿育女。

🎬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基本信息
导演:王秀岳
片长:106分钟
语言:中原官话 / 藏缅佤语 / 傣族语 / 中英字幕

🖼️ 影片简介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来自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外来新娘经人介绍或被诱骗至中国内地,沦为了生育工具。

影片中的女主角Larry出生在缅甸北部,小时候上山砍柴摔断了腿,没钱医治,落下残疾。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跟随姨妈到了中国北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很多的男人,和这个男人过了十几年,生了两个孩子。这期间Larry曾离家出走,和一个年轻男性结婚生了一个女孩。

炎炎夏日到了,Larry回到缅北老家。一个贫困的缅甸女人,三段跨越国境线的婚姻,生了四个孩子,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人生不归路。

本片跟随着Larry从中国山东到缅北老家,讲述了一个外来媳妇别样的人生经历及其家庭故事!

🗣️ 发起人说
去年年末,我因故回到上海参与一个纪录片影展,结识了王秀岳导演。我当时对纪录片一无所知,在场是因为其他原因,所以在和其他与会者的交流中以倾听为主。

在那个影展上,许多层现实以光影的形式闯入一个茫然的意识里。而真正令我惊讶的是一段口述的历史,王秀岳导演在活动的间隙说起他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关于越战时期,美军留在老挝土地里八千万颗未爆弹的故事。

他向我讲述一段持续了半个世纪,并且仍将继续下去的挣扎。对于老挝的人民来说,“战争从未结束”这件事,是一个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接受,并将在往后的一生都要与之共生的现实。

王导的寥寥数语,勾画了当地人将排雷作为生计的日常。有人将飞机的副油箱打造成小舟,将炸弹皮打造成工艺品售卖;美军投下的炸弹数量足够每个老挝人分配一吨,总量超过了二战德国和日本投下炸弹数量的总和;王导还讲起了田野和弹坑,死亡、残疾和寻找美军遗骸的亲人。

人们在惶恐和困惑里逐渐习以为常,因为人必须继续生活。这个项目就是《残片》,将是他“东南亚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已经于2022年上映,而第三部将会是一个讲述柬埔寨地区电诈受害者的片子。我有一种追随他一起完成这些作品的冲动,在看完他的以往作品和新的项目企划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样的冲动并非是源于对新奇的追寻和来自冒险的召唤,抑或某种认为自己具备某种职责的英雄主义傲慢,而是一种对他人命运的感知和承认,不带有怜惜或猎奇的视角——人们各自在历史、现实和情绪的废墟里,没有人具备特殊的勇气和天赋,只有想要活下去与必须活下去的渴望。

有太多问题想问王导,关于他的创作,关于创作的动机、创作的内容和创作的延伸,关于观察与被观察,关于呈现与讲述——为什么会是东南亚?为什么会是你?为什么会是纪录片?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的镜头?

在这个时代,许多诚恳和善意会被浮于表面的文字消解,只有凝视对方真实的双眼的时刻,人们才开始真正的沟通。所以在今年夏天,我有幸邀请了王导来到柏林,让我们有机会在一场放映活动中,面对面地讨论这些疑惑。

让我们以《缅北高地来的女人》为起点,循着这三部曲及导演在东南亚的实地工作轨迹,直视每一个鲜活个体,走近一个被忽略、却更加贴近现实的东南亚。

🎞️ 导演简介
王秀岳导演,摄影师。现工作生活在上海,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活动涉及纪录片与动画创作、现当代架上绘画等。主要作品:纪录长片《别墅村民》(2010),动画纪录短片《城市村民》(2012)《生生不息》(2018年),《缅北高地来的女人》(2022)等。

🕰️ 观影安排
放映时间
2025年8月8日(周五)
19:15

放映流程
18:45–19:15 入场
19:15–20:55 观影
20:55–21:00 中场休息
21:00–21:30 导演分享与对谈
21:30–22:00 自由讨论

放映地点
Koppenpl. 5, 10115 Berlin

放映门票
免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链接
点击此处

🎤 主持人简介
李靖,安徽人,现居德国慕尼黑。学术吉普赛人,因生计兼为慕尼黑大学博士生,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关注量子多体物理、场论和张量网络算法。写诗并做诗歌翻译,也作为贝斯手和演出摄影师活动。目前正在运营一个诗歌翻译工作坊和一个演出厂牌,为不同语言文化中的诗人和乐队交流提供服务。

海报设计:© 吴悠 ins @youw_00